Dogecoin - An open-source peer-to-peer digital currency (访问: hash.cyou 领取999USDT)
结构域是球状蛋白的折叠单位 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或亚基往往是单结构域的。 结构域一般有 100-200氨基酸残基。 结构域之间常常有一段柔性的肽段相连,形成所谓的铰链区,使结构域之间可以发生相对移动。 结构域承担一定的生物学功能,几个结构域协同作用,可体现出蛋白质的总体功能。例如,脱氢酶类的多肽主链有两个结构域,一个为NAD 结合结构域,一个是起催化作用的结构 域,两者组合成脱氢酶的脱氢功能区。 结构域间的裂缝,常是酶的活性部位,也是反应物的出入口 三、蛋白质三级结构 (一).三级结构的特点 (二). 肌红蛋白(Mb)的构象 (三). 一级结构与三级结构的关系 (四).维持三级结构的作用力 第5章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一、研究蛋白质构象的方法 p197 二、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三、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四、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五、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作用力 一、研究蛋白质构象的方法 p197 (一)测定晶体蛋白质的分子构象的方法 X射线衍射法: (二)研究溶液中蛋白质构象的光谱方法 1、紫外差光谱 2、荧光和荧光偏振 3、圆二色性 4、核磁共振 (一)测定晶体蛋白质的分子构象的方法 X射线衍射法: 迄今为止,完整而精细的晶态蛋白质分子三维结构的测定,几乎完全依赖于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法。可以提供多肽链上除氢原子外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信息。 不能测定溶液中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。 (二)研究溶液中蛋白质构象的光谱方法 方法 提供的结构信息 紫外差光谱 Trp或Tyr微区;构象变化 荧光和荧光偏振 Trp或Tyr微区;构象变化 圆二色性光谱 二级结构及其变化 核磁共振 溶液中蛋白质分子构象;构象动力学 二、蛋白质二级结构 Secondary structrues of proteines (一)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(二)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(三)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 (四)二级结构类型的代表性蛋白 (五)超二级结构 (六)结构域 (一)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多肽链在三维空间上特定的走向与排布就是蛋白质的高级结构,也叫做空间结构、三维结构、立体结构,或叫做三维构象。 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。 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的主链骨架中的若干肽段的构象、排列。所有蛋白质的主链结构相同,长短不同。 三级结构指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,各原子的空间排布,包括侧链基团的取向,是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范围更广的盘旋和折叠。 四级结构是指多条肽链组成一个蛋白质分子时,各亚单位在寡聚蛋白质中空间排布及亚单位间的相互作用。 (二)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1、肽单位(The peptide group) p204 构成肽链主链的基本单元,叫做肽单位——主链骨架重复单位,它包括两个α-碳原子及其中间的一个肽键,Cα-CO-NH-Cα,肽单位又叫肽平面 2、二面角(The dihedral angles)p204 Cα-N键的旋转角度叫φ角 Cα-C的旋转角度叫
角 两面角决定了两个肽平面的相对位置,因此就决定了肽链主链的位置与构象。 当Φ()旋转键两 侧的主链呈顺式时, 规定Φ() =0° 从Cα沿键轴方向 看,顺时针旋转的 Φ() 角为正值, 反之为负值。 3、可允许的Φ和值 p205 ——拉氏构象图(Ramachandran diagram) Ramachandran根据蛋白质中非键合原子间的最小接触距离,确定了哪些成对二面角(Φ、)所规定的两个相邻肽单位的构象是允许的,哪些是不允许的,并且以Φ为横坐标,以为纵坐标,在坐标图上标出,该坐标图称拉氏构象图。 二级结构产生的原因 α Helix, β Sheet (1) Peptide bond 不能转动 → Peptide bond 平面 (2) 一个氨基酸 R 基团与前后 R 基团的限制 → Peptide bond 平面不能任意转动 → (3) R 基团的大小、电荷限制 → 只做规律折叠 →α Helix, β Sheet (4) 稳定二级结构的作用力: 氢 键 1、α-螺旋(α-helix) 2、β-折叠(β-pleated sheet) 3、β-转角 4、无规卷曲(Random Coil) (三)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 (1) α-螺旋构象的结构特点 1950年Pauling提出 1、α-螺旋(α-helix) p207 α-Helix: (1)右手螺旋(Right handed)呈圆筒状,且有偶极性 (2)每3.6氨基酸绕一圈,每圈 0.54 nm 高(螺距),每个残基绕轴旋转100°,沿轴上升0.15nm (3)氨基酸残基侧链向外 (4)肽键上C=O氧与它后面(C端)第四个残基上的N-H氢间形成氢键,氢键封闭的环是13元环。氢键的取向几乎与中心轴平行 α-Helix的结构的表示 α-Helix的结构通常用“SN”来表示,S表示α-Helix每旋转一圈所含的残基数,N表示形成氢键的C=O与N-H原子 及二者之间在主链上包含的原子数之和。 典型的α-Helix用3.613表示: 3.6表示每圈螺旋包括3.6个残基 13表示氢键封闭的环包括13个原子 α-螺旋在许多蛋白中存在,如α-角蛋白、血红蛋白、肌红蛋白等,主要由α-螺旋结构组成。 α-螺旋结构是一种不对称的分子结构: (1)α碳原子的不对称性 (2) 构象本身的不对称性 天然α—螺旋能引起偏振光右旋 α-螺旋的比旋不等于构成其本身的氨基酸比旋的加和,而无规卷曲的肽链比旋则等于所有氨基酸比旋的加和。 (2) α-螺旋结构的旋光性 (3)R侧链对α—螺旋的影响 ① 多肽链上连续出现带同种电荷基团的氨基酸残基,(如 Lys,或Asp ,或Glu),不能形成稳定的α—螺旋。如 多聚Lys、多聚Glu。 ② Gly在肽中连续存在时,不易形成α—螺旋。 ③ R基大(如Ile)不易形成α—螺旋 ④ Pro、羟脯氨酸中止α—螺旋 ⑤ R基较小,且不带电荷的氨基酸利于α—螺旋的形成。 如多聚丙氨酸在pH7的水溶液中自发卷曲成α—螺旋。 (4)pH对α—螺旋的影响 1951年Pauling 等人提出 (1) 肽链平行排列,相邻肽链主链上的N-H和C=O之间形成氢键,侧向连接 (2)多肽主链呈锯齿状折叠构象,侧链R基交替地分布在片层平面的两侧 (3)肽链走向为: 反平行式(antiparallel):主链重复周期0.7nm 平行式(parallel):主链重复周期0.65nm 2、β-折叠(β-pleated sheet) β-构象 β-结构 p209 3、β-转角,回折,弯曲 (β-turn, reverse turn, bend)p211 蛋白质的多肽链在形成空间构象时经常会出现180度的回折,回折处的结构就称为β-转角 4、无规卷曲(Random Coil) 在一些蛋白,特别是在球蛋白中,一部分多肽链的主链骨架,即非螺旋构象,也非β-折迭构象,这些无规则肽链的构象就是无规卷曲。无规卷曲也是二级结构的一种结构单元,在这种结构单元的存在下,才使得蛋白质形成球形,这一部分的存在往往与蛋白的活性有关。 无规卷曲与其他二级结构一样是明确而稳定的结构。 (四) 二级结构类型的代表性蛋白 纤维状蛋白质是结构蛋白,含大量的α-螺旋,β-折叠片,整个分子呈纤维状,广泛分布于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体内,起支架和保护作用。角蛋白来源于外胚层细胞,包括皮肤以及皮肤的衍生物:发, 毛,鳞,羽,翮,甲,蹄,角,爪,啄等.角蛋白可分为α-角蛋白和β- 角蛋白。 α-角蛋白,如毛发中主要蛋白质。β-角蛋白,如丝心蛋白。 (五)超二级结构 由若干个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 (α-螺旋、β-折叠、β-转角及无规卷曲)组合在一起,彼此相互作用,形成有规则的、在空间上能够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(αα, βαβ, ββ)。 (六)结构域 一些相对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中,在空间折叠时往往先分别折叠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,再组装成更复杂的球状结构,这种在二级或超二级结构基础上形成的特定区域称为结构域。它的结构层次介于超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之间。